大悲咒问答网
标题

佛性论全文(第四卷)

来源:大悲咒问答网作者:天亲菩萨 造时间:2019-06-25 12:11:08
复次无变异义应知。离有六义。合则成三。离有六种者。一无前后际变异。二无染净异。三无生异。四无转异。五无依住异。六无灭异。言无前后际变异者。如佛为海智菩萨说。解节经偈言。

第四卷 佛性论

辩相分中无变异品第九

复次无变异义应知。离有六义。合则成三。离有六种者。一无前后际变异。二无染净异。三无生异。四无转异。五无依住异。六无灭异。言无前后际变异者。如佛为海智菩萨说。解节经偈言。

客尘相应故有自性德故

如前后亦尔是无变异相

复次释不净位中。有九种客尘。非所染污故不净。净位中。常乐我净四德。及如来恒沙功德。恒相应故。故说如来性前后无变异。若略说一切烦恼客尘。凡有九种。一者随眠贪欲烦恼。二随眠嗔。三随眠痴。四贪嗔痴等极重上心惑。五无明住地。六见谛所灭。七修习所灭。八不净地。九净地惑。若烦恼在世间离欲众生相续中。为不动业增长家因。能生色无色界。为出世无分别智所灭。是名随眠欲嗔痴等三毒。

释曰。言烦恼在者有二。一有体说在。二无体。约因在故说在。言体在者。即见谛。随眠未得治道故言在。约因在者。即思惟随眠。已得治道故。以思惟用见谛为因。思惟虽灭。由有见谛。为思惟因故言因在。思惟必由见谛而生。若除思惟因。有根本见谛惑在。后更能生思惟之惑故。言思惟因在。不动业增长家因者。一思惟能成业。二见谛能得果。何以故。断思惟尽。业不成故。断见谛尽。不感果故。故说不动业。为增长家因。能生色无色界故。为出世无分别智所灭者。有二种灭。一者性灭。二治道灭。一性灭者有二。谓念念灭。及相违灭。相违灭又有二种。一等类相违。如贪违嗔等。二不等类相违。如正思惟违欲嗔等。是名性灭。二治道灭者。有二种。一通二别。通道者。谓观真如。灭三界烦恼。二别道者。如不净观等。能灭贪嗔等烦恼。如苦谛观。灭苦谛惑。不灭集谛惑故。名随眠欲嗔痴等。四三毒极重上心惑者。有诸烦恼在欲行众生相续中。为罪福两行增长家因。但生欲界修不净观等所破。是名贪嗔痴极重上心烦恼。五无明住地惑者。在阿罗汉相续中。为无流业生家因。能生意所生身。为如来菩提所破。是名无明住地惑故。阿罗汉约安立谛观能破诸烦恼。此无明住地。非安立谛观所能破故。犹在罗汉相续中。为无流业生家因。无流业生家因者。流有三义。一者流入三界生死。二者退失。如失欲界流往色界。或失色界流下欲界。则随生死不定一处故名为流。三者流脱功德善根失戒定慧。譬如破塘水则不住。无此三流故名无流。业者作意为义。此意业能生四种生死。如来菩提破者。如来菩提非安立谛观。是名如来菩提。因此道故。能灭此惑故。名无明住地。六见谛所灭惑者。有二种学人。一凡夫。二圣人。此惑在学道凡夫相续中。无始已来未曾见理。因初出世圣道所破名为见谛。

释曰。学道凡夫相续中者。若小乘则从暖顶忍世法。此四是学道凡夫位。见谛随眠其未能灭故言在中。无始时节未见者。从无始以来迄至此道所未曾见安立圣谛故言未曾得见。初出世圣道所破者。始自苦法忍初念之道。能破烦恼名为见谛。自此后去并属思惟。平等观者。有利有钝。若利根人。于一念中则等观四谛。八十八惑一时俱断。皆名见谛。若钝根人。于次第观者。则初念观苦。不见余三谛。但断苦下四谛。名为见谛。余未断者。皆属思惟。是名见谛所灭惑。若大乘则十信等诸位。圣人者。初地以上。七修道所灭惑者。在学道圣人相续中。昔已曾见出世圣道所破。是名由修道所灭惑。八不净地。惑者。在未究竟行菩萨相续中。对障菩萨七地为无相无功用道所破对障故。

释曰。七地者即前七地已还故无相无功用道者。即八地以上无相者。即真如境。无功用者。即自然升进道。是名不净地惑。九净地惑者。在究竟行菩萨相续中。能障八地以上三地。譬金刚定慧所破。言究竟者。八地以上见境皆周。无更别境所未见者故名究竟。但方便由有浅深故。诸地为别故。分别烦恼有此九种。约此烦恼立众生有四种。一凡夫。二罗汉。三有学。四菩萨。此四种众生。依无流界。由四烦恼故不净。第一众生由四烦恼故不净。第二众生由一烦恼故不净。第三众生由两烦恼故不净。第四众生由两烦恼故不净。第一凡夫由四惑者。前三是随眠贪嗔痴等。后一即上心烦恼。由此四故不净。二由一惑者。即罗汉由无明住地故不净。三由二惑者。谓见谛思惟。即有学圣凡夫学道。凡夫由见谛烦恼故不净。有学圣人由思惟烦恼故不净。是名由二惑。四由二惑者。谓净不净。即是从初地已上至七地菩萨。由不净地惑故不净。若从八地已上三地。由净地惑故不净。是名由二惑故言不净。

复次为现此九种烦恼故。立九譬者。一为显贪欲烦恼故。立莲花化佛譬。譬如莲花初开之时。甚可爱乐。后时萎悴。人厌恶之。贪欲亦尔。初依尘成。后依尘坏。故以华譬贪。而华坏时。化佛出世。如贪覆法身。二为嗔烦恼故以蜂为譬者。如蜂若为他所触。放毒螫人。嗔亦如是。若心起嗔。即能自害。复能害他。而有甘蜜。即譬法身。为嗔所覆故。三为无明惑故。立谷中粳粮譬。譬如白米。为糠所覆。不得受用。法身亦尔。为无明[穀-禾+卵]所隐覆故不得现。四为上心三种烦恼。立金堕不净譬。譬如净洁金宝为粪所涂。违逆人心。离欲之人亦复如是。为上心烦恼违逆其意。故说此譬。法身本净为上心惑所覆故言不净。五为显无明住地故。立贫女宝藏譬。譬如贫女宅中地下有金宝藏。为地覆故。受贫穷苦。二乘亦尔。为无明所覆不见佛果故。受四种生死之苦。六为显见谛惑。立庵罗树子譬。譬如庵罗子生芽之时。必破其皮。然后得出。皮譬见谛。芽譬法身。见谛亦尔。初见真理。即破此惑。法身显现故。七为显思惟惑故。立弊帛裹金宝譬。譬如败衣不堪服用。身见真实先来已破。圣道对治数数习故。思惟烦恼无复势力。譬彼败衣金如法身。为思惑所障。八为显不净地惑。立贫女怀王子譬。譬如转轮王子在贫女腹中。胎不能污。七地以还。烦恼亦尔。虽名烦恼。而有三德。一者无染浊智慧慈悲所含养故。二者无过失以不损自他故。三者无量功德能成熟佛法及众生故。若长烦恼即成凡夫不能成熟佛法。若断烦恼。即成二乘不能成熟众生。九为显净地惑故。立摸中金像譬。譬如铸金像未开摸时像已成熟。水等诸物不能破唯斧等乃能破故。八地以上惑亦如是。唯金刚心能破究竟故。因三种自性为显心清净界。名如来藏。故说九种如莲花等譬。三种自性者。一者法身。二如如。三佛性。合此九譬为三。初三譬法身。次一譬如如。后五譬佛性。云何如此明。诸佛法身有二种。一正得。二正说。言正得法身者。最清净法界。是无分别智境。诸佛当体。是自所得法。二正说法身者。为得此法身清净法界正流从如所化众生识生。名为正说法身。正说法身又有二种。一深妙。二粗浅。为安立此二道理。一深妙者。为安大乘道理。二粗浅。为二乘人说此道理。复次第一义谛为安立菩萨甚深法藏。约真俗二谛。安立二乘十二部等种种法藏。

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

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...

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

以渴服马...

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

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...

1997年4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7年4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7年4月25日...

1997年4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7年4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7年4月28日...

最新文章
惜君青云器,努力加餐饭。 惜君青云器,努力加餐饭。

惜君青云器,努力加餐饭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起来 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起来

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起来独自绕阶行。古诗原文[挑...

惊风乱飐芙蓉水,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,密雨斜侵

惊风乱飐芙蓉水,密雨斜侵薜荔墙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惜寸阴者,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,乃有凌铄千古之

惜寸阴者,乃有凌铄千古之志;怜微才者,乃有驰驱...

惜分长怕君先去,直待醉时 惜分长怕君先去,直待醉时

惜分长怕君先去,直待醉时休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...

惜别浮桥驻马时,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,举头试望

惜别浮桥驻马时,举头试望南山岭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惜恐镜中春。不如花草新。 惜恐镜中春。不如花草新。

惜恐镜中春。不如花草新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惊沙猎猎风成阵,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,白雁一声

惊沙猎猎风成阵,白雁一声霜有信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惟人参之,性灵所锺,是谓 惟人参之,性灵所锺,是谓

惟人参之,性灵所锺,是谓三才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...

惜衣有衣,惜食有食。 惜衣有衣,惜食有食。

惜衣有衣,惜食有食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惜衣有衣...

手机版 网站地图